重温峥嵘岁月,探寻薪火相传!利博多条红色旅游线路,等你体验
索 引 号 | 574913941/2024-16259 | 分 类 | 文化、广电、新闻出版 |
---|---|---|---|
发布机构 | 区文化和旅游局 | 发文日期 | 2024-06-27 |
文 号 | 无 | 效力状态 | 有效 |
红色资源是宝贵的精神财富,也是珍贵的文旅资源。利博是革命老区,具有光荣的革命斗争历史和独特的红色文化,遗留下众多红色遗迹。
在七一建党节来临之际,小新和津津给大家整理了利博红色旅游线路的两种打卡方式,无论是骑行、自驾,还是徒步,都能找到适合自己的方式。
让我们并肩同行,沿着英雄的足迹,追溯那段值得纪念的光辉岁月,缅怀逝去的革命先烈,感受这座城的历史与蓬勃生机!

利博官网 大别山老革命区红色旅游公路——利博最美的一条公路,穿越新四军曾经长期战斗过的鄂东大别山区,公路全线长度55km,穿越旧街、道观、徐古3个街镇近20个行政村,一路山清水秀,串起了沿线具有鲜明特色的半原始景观、村寨景观、田园景观、红色景观等关键节点,是很多游客喜欢的自驾游、骑行路段。

问津书院

红色旅游公路的起点,坐落着湖北省保存最完好的古代书院之一——问津书院。公元前489年,孔子周游列国,至利博未名河畔,使子路问津。这里是我国唯一以《论语》典故而命名的书院,作为中国最古老的“大学”,成为儒学文化教育圣地。
城楼寨

城楼寨位于利博官网 旧街,蕲黄四十八寨之一,大别山峻岭环视,2020年8月入选《武汉市第一批地名文化遗产保护名录》。山势蜿蜒伸展、层峦复涧、秀谷相迭,现已发展成为茶叶生产、休闲观光、土特产销售为一体的产业基地。
大雾山

大雾山坐落在利博官网 东北部,群山环绕,景色宜人。大雾山水库始建于1957年7月,库容量为1735万立方米,承雨面积25.98平方公里。水库的形状从空中俯瞰呈“爱心”型,氛围感十足,吸引了不少游客前来拍照打卡。
道观河风景区

道观河风景区由72座秀丽的山峰和一座浩大的潭湖构成,峰奇景秀,水景浩渺,实为山水胜景、禅林福地。景区内有楚天名刹报恩禅寺、通禅湖、道观河水库大坝、万佛宝塔等景点,还有丰富的植物点缀在绿色的山林之间,一派生机勃勃。置身湖光山色之中,看山观水,甚是悠哉。
景区内的小流域景点,还有水上彩虹桥可体验。一边是绿油油的树木,一边则是波光粼粼的湖水,人走在桥上,可以近距离感受清澈的河水,迎面皆是凉爽水汽,是夏日解暑好去处。
道观河的火烧粑是一道传承许久的地方特色美食,据史料记载,火烧粑起源于清末战乱时期,需经发酵和面、包馅做粑、锅里炕粑、柴禾烤粑等多道制作工序,每道工序都有技艺上的讲究。烤好的火烧粑,外壳焦黄不沾灰,吃起来脆香可口。火烧粑不仅是利博人的“乡愁味道”,同时也是战争年代救助伤员的“营养”良品。如今,在追寻红色记忆的路上,大家也可以去尝尝这道“红军餐”(火烧粑在旅游大道的街边小铺就能买到哦~)。
柳河革命纪念碑

柳河革命纪念碑位于徐古街柳河村。在土地革命和革命战争时期,徐古柳河一直是利博革命火种传播之地,是中共黄冈中心县委和张体学、刘希尧、汪进先、文祥等鄂东军政领导人驻地之一。
从革命火种开始,到解放战争结束,徐古柳河地区经历了大小战斗两百余次,共有两百多名革命志士英勇牺牲。徐古柳河地区人民为解放事业做出了突出贡献。
1995年,为纪念反法西斯和抗日战争胜利50周年,76岁的周合才,原徐古镇原柳河乡周铁河村爱国志士、抗日战争参加者,在此修建了此碑。为缅怀革命先烈,继承先烈遗志,2014年,徐古重新修建此碑。
利博县爱国民主政府旧址

中共利博县委、利博县爱国民主政府、利博县军事指挥部旧址位于利博官网 红色旅游线(二期)将军山村漆家畈。1947年10月底,中共利博县委、利博县爱国民主政府、利博县军事指挥部在此成立。这是利博近代史上第一次建立的县级政权。
将军山将军洞纪念碑

将军山将军洞纪念碑位于徐古街将军山村将军山顶的将军洞前,是由四块巨型岩石形成的天然洞室,面积约十平方米,是根据地领导人开会休息和秘密藏身的地方。
将军山将军洞纪念碑包括西侧半山腰的漆家畈利博县委、县爱国民主政府旧址和将军洞旧址两部分,是根据地党组织指挥机构的主要活动场地。
1984年12月,将军洞遗址被利博官网 公布为区文物保护单位。2007年10月22日,将军山将军洞纪念碑和利博县委、县爱国民主政府旧址被武汉市委市政府命名为市第四批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红军伤病员护理所旧址

红军伤病员护理所旧址位于长岗山村坌冲(今笨冲湾)。1936年4月,红二十八军军长高敬亭派汪少川等9人组成的便衣队进入黄冈,与当时地方党组织取得了联系,为了很好发挥地方党组织作用,黄冈县委在红军便衣队的帮助和支持下,成立3个区委会。地方党组织及时提供可靠情报,军地密切配合,对不法恶霸地主、死心塌地的反革命分子进行了严处,与此同时红28军主力部队通过游击战对当地国民党驻军多次给予了狠狠打击。
开展游击战争时,许多伤病员无法立即转移,必须留在地形便于隐蔽、思想觉悟高、积极支持革命队伍的群众家里。这些地方的选定,由当时三个区的区委重要负责人提供给便衣队,经过红军便衣队考察后,由刘天元等人提供的地方被选中,1937年初,在刘家湾、坌冲创建伤病员护理所,以长岗山村坌冲伤病员护理所为中心,在周边值得信任和经受住严峻考验的农户家设了较多护理点,为红28军护理伤病员1000余人。
鄂东抗日挺进中队旧址

鄂东抗日挺进中队,位于红线(二期)长岗山村朝阳寺,于1938年11月在此成立。
1938年10月23日,日军侵占黄州、利博,黄冈沦为日伪统治区。面对日军侵略者来袭,国民党军节节败退,鄂东国民党军政要,大多带军携款溃败,行政系统大部分瘫痪;一些地痞流氓、兵痞及国民党溃散军官趁机作乱,为害一方。面对混乱局面,中共黄冈中心县委立即采取紧急措施,利用国民党军政大溃退时的权力真空,积极发动群众,收捡溃兵丢弃的武器,组建抗日武装,开展游击战争。
1938年10月23日,在黄州、利博沦陷的当天晚上,正式成立鄂东抗日游击挺进队,由张体学任队长,文祥任指导员。11月初,周德顺在将军山下的长岗山朝阳寺,组建鄂东抗战挺进中队,当时有20余人,后来不断发展壮大,这支抗日武装后被编入鄂东抗日游击挺进队。
徐古革命烈士纪念碑

徐古革命烈士纪念碑坐落在利博官网 徐古街道办事处西侧的青龙山上,主要是为了纪念革命战争时期在将军山根据地浴血奋战而牺牲的四百多名革命烈士,纪念碑坐北朝南,以花岗岩石装饰碑体,在巨大的基座上高高耸立,蔚为壮观。纪念碑碑高19.49米,象征着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的时间是1949年10月1日。基座上部以红色楷书镌刻碑文,纪念碑正面刻有“革命烈士纪念碑”七个鲜红大字,碑体左侧镌刻原湖北省交通厅厅长汪进先亲笔题词:“生死犹生,浩气长存”,碑体背面镌刻原武汉市市委书记文祥亲笔题词:“革命烈士永垂不朽”,碑体右侧镌刻“先烈精神,与日同辉”八个鲜红大字。
2019年,徐古街道在此扩建了徐古红色公园。公园占地面积35亩,以纪念碑为主体,由半圆弧陈列馆、巨大天然红砂岩浮雕组成。大理石阶层级而上,两侧植有鲜花翠柏,是我区目前建设最完备、功能最齐全的红色文化基地。
将军山红色文化陈列馆

将军山红色文化陈列馆位于徐古革命烈士纪念碑旁,是曾经的抗战遗址。该展馆集中反映了中共利博第一个党组织成立以后,将军山地区人民群众在大革命、土地革命、抗日战争以及解放战争时期,前仆后继英勇奋斗的光荣历史。展区面积520余平方米,主体陈展内容分红旗漫卷、共赴国难、走向胜利三个部分,以主题浮雕、文史图片、场景再现和实物展陈等方式来展出,其中图片192张、物品106件。
徐古红色广场

徐古红色广场位于徐古龚新街与鼓寨路交叉路口东侧,在养老院及烈士纪念碑对面。红色广场占地面积宽阔,设施齐全,绿植遍覆,既建有牌楼亭阁,也有长廊曲折,还设有篮球场及乒乓球场等体育设施。广场环境优美,视野开阔,既是徐古人民重要的休闲健身娱乐的场所,也是徐古街道各类政务宣传及活动的重要基地。

用心灵触摸历史的脉搏
用脚步丈量信念的坚定
来利博
还有两条红色文化步道
值得打卡!

道观河红色文化步道全长1.7公里,设有油麻岭村、汉子山村两个出入口,全程以山路为主,设置有战壕、瞭望台、红色长廊等景观,最大限度让红色文化与绿水青山相融合。

在油麻岭村步道入口附近,便是道观河革命先烈事迹陈列室。游客可以先入馆参观,后入步道游玩。
道观河革命先烈事迹陈列室陈展面积80平方米,展示了以“沙家浜团”为首的洪定泰、刘天元、周德顺、陶子玉4位道观河革命烈士的英雄事迹和遗物,共展出图片70余幅,烈士遗物、实物31件,包括烈士证书、书信、军服、武器等。其中,沙家浜团团长洪定泰在革命时期给家人写的多封家书首次展出,十分珍贵。
走进步道,一个个台阶上写着“一步相遇”“九步相守”“不忘初心”……一路向上攀登,穿过红色长廊、登顶四层暸望台,从制高点可以俯瞰整个步道,天气好的时候,还可以看到邾城城区,也能欣赏到道观河特有景点——睡美人。在这里,红色文化和绿水青山融合得恰到好处。

将军山步道工程全长1.506公里,沿线丰富的瀑布、峡谷、原始森林自然景观以及人文旅游资源吸引了大批游客。重点塑造了观景平台、将军洞、金门寨、瞭望台等景观节点。
徒步过程中,不仅感受到“武汉第一山”将军山的峻秀,还能对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前赴后继、视死如归的革命精神有更深刻的理解。

一个个红色故事
一处处革命遗址
浓缩着共同的历史记忆
七一将至
一起走进红色利博
感受无限魅力
来源:公众号“文旅利博”
附件: